加盟围棋培训多少钱 少儿围棋加盟项目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加盟围棋培训多少钱,以及少儿围棋加盟项目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围棋也能效彷NBA模式?看看这个城市围棋联赛是怎么玩的

模彷NBA运营模式的城市围棋联赛结束了第二个赛季。体育产业跃进时,这一受关注度较低的领域是否存在市场化的机会?

2月26日,上海喜马拉雅艺术中心,世界围棋冠军时越又一次站上了领奖台。与过去作为中国棋院的选手出征不同,这一次他的身份是北海弈海清风围棋俱乐部主教练。在刚刚结束的城市围棋联赛(简称“城围联”)2016/2017赛季,时越率队夺得亚军,自己也获得最佳教练奖。

这是于2015年启动的城围联的第二个赛季。在此之前,中国职业围棋联赛的两项赛事即围甲和围乙联赛均由国家体育总局棋牌中心主办,主要依赖政府拨款或企业捐助运营。而城围联在成立之初便采取市场化的模式:第一届的18支参赛队背靠18家企业,这些企业又共同出资成为城围联运营主体——华智城围联体育产业股份公司——的股东。目前,城围联的比赛队伍已经扩军至24支。

“城围联从一开始就要向NBA的运作模式学习。” 华智城围联董事长雷翔对懒熊体育说。作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职业体育赛事之一, NBA由联盟和俱乐部共同运营,其中联盟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商业组织,各俱乐部则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独立法人。

雷翔同时是城围联的发起方华蓝集团的董事长。公开资料显示,该集团前身为始建于1953年的广西建筑综合设计研究院,是广西规模最大的国家甲级建筑设计单位,此前参加围甲联赛的广西华蓝队就是该集团运营的。

在赛制上,城围联也有创新之处。

首先,每家参赛俱乐部由5到10名业余高手和职业棋手组成,且规定队中要有女棋手和业余棋手。同时,国内等级分排名100名以内且年龄在35岁以下的职业选手不得上阵。

其次,城围联采取了新颖的“接力赛”规则:每轮比赛两家俱乐部以一盘棋分胜负,一盘棋又分为序盘、中盘和收官叁个阶段,每个阶段必须换不同的棋手上场,比赛还设置了暂停、换人和教练指导环节。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增加比赛的悬念,提高观赏性和娱乐性,但这种对传统对弈模式的大幅改进也并非没有争议。

“每次上场都感觉是新的一盘棋,比较神奇的感觉,觉得有魅力,” 来自韩国首尔Cyberoro俱乐部的申真谞对懒熊体育说。本赛季Cyberoro俱乐部成功夺冠,申真谞也当选MVP。“但不好的地方在于,感觉别人下的棋我都不知道怎么下,上场之后下一个人都不知道怎么下。”他说。

此外,城围联的比赛方式也有别于传统。双方队员在台上通过两台电脑比赛,背后是反映实况的大屏幕,在台前两侧是围坐一桌进行战术研究的教练和队友,再往前,则是“百团大战”的现场——在100支水平较低的队伍间进行的竞赛。

城围联官方资料显示,本赛季参赛人员共计280多人,9个月的时间内举行了了正赛134场,棋迷接力赛170场,参赛棋手上千人次,现场观众上万人次,围棋界名人聂卫平、马晓春、时越、周睿羊等纷纷担任俱乐部教练或队员。

城围联总决赛现场。

作为一个纯商业化运作的赛事,城围联的运营成本和收入同样令人关注。

在成本方面,据雷翔透露,城围联水平较低的俱乐部一年投入在30万元左右,中等水平大约投入50-60万元,而最终打进前几名的俱乐部开支在80万元左右。

这样的投入水平已经接近甚至超越了围乙俱乐部。一位围甲俱乐部管理人员向懒熊体育表示,围乙俱乐部一年至少要投入30万元,而围甲俱乐部保级的成本大约是200多万元,主要用于发放选手的工资。

此外,雷翔透露,为期两天的城围联总决赛嘉年华投入为300多万元,奖金和各种运营费用的投入有200多万元,这些投入主要依靠股东出资解决。整个赛季城围联的投入超过了2000万元。

在收入方面,城围联目前的主要收入来自企业赞助和场馆的建设运营。其官方资料上公布的赞助商家有30多家,部分是资金赞助,也有部分实物赞助。

场馆是过去两年城围联重要的收入来源。以华蓝集团为例,其第一个项目南宁“南国弈园”创建于2011年9月,以围棋、象棋、桥牌等智力运动的赛事、培训、活动运营为主,结合了咖啡厅、私房菜、宴会等设施的经营。2013年6月,华蓝集团与浙江衢州市柯城区签订了衢州弈谷文化产业综合体项目投资协议。据浙江新闻报道,该项目占地1000余亩,建设周期分四个阶段,计划于2018年9月完工,将逐步建成围棋文化中心、围棋小学、中小微企业总部基地、大师工坊、益智旅游街区、智慧主题社区等项目。

此外,城围联已经开始售卖一些周边衍生产品,未来还将往围棋培训、主题旅游、围棋综艺节目等方向进行拓展。同时,城围联也吸引到了新投资方的关注,股东手中的股份已实现增值。

雷翔预计,城围联将在5年左右实现盈利的目标。“城围联作为一个产业项目,不盈利就不算成功,但投资回报需要一定的周期。”

总决赛舞台下方是“百团大战”现场。

随着本赛季韩国首尔队的加入,城围联开始走向国际化。在下一个赛季,还将有8支包括来自多伦多、大坂、悉尼、曼谷、新加坡等海外城市的俱乐部加盟。

作为下赛季新加盟的俱乐部之一,江西景德镇中药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徐葱茏对懒熊体育表示,新赛季将投入50-100万元。“我们认为前期投入是很划算的。”

而对于城围联未来的发展规划,雷翔表示,一方面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另一方面赛事水平也会逐步提昇,未来一线职业棋手也可以参与到城围联的比赛中。目前考虑到俱乐部的运营成本问题,扩大职业棋手参加的节奏不会太快。而在将来面向业余棋手,则可以推出次级联赛,甚至打造一个从小学生到大学生的赛事体系。

“围棋不仅是体育比赛,还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城围联去组织的时候,很重要的是能不能形成城围联特有的文化。”雷翔说。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围棋热潮产生过一批忠实棋迷。但与过去两年多政府集中力量投入到足球、冰雪等项目不同,围棋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关注。不过,像人机大战这样的热点事件发生时,围棋仍能在社会上引发广泛的讨论,年轻棋手柯洁也成为了许多青少年的偶像,尽管这当中有部分粉丝的关注点并不是他的棋艺。

而在城围联总决赛颁奖仪式上,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赵勇的发言似乎为这个目标宏大的联盟注入了一些信心。

“我这次来,就是表明国家体育总局对围棋改革事业的支持,对城市围棋联赛的支持,”赵勇说。“我们今天见证了这个模式,是一个新模式,就是围棋融入市场、融入资本、融入旅游、融入文化,创造了一个市场化、社会化、大众化的充满活力的新模式,我们是支持的。”

围棋人现状浅析(4)参差不齐的普及培训

中国围棋人口的基数就是普及教育,铺天盖地的普及行业又是怎样的情况呢?

二叁十年前,因为聂卫平在中日擂台赛中豪取十一连胜,在中国兴起了一阵围棋热潮,一大批的中青年自学围棋,在父母(多半是父亲)的熏陶下,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报班学习,围棋培训行业才算真正起步。

那个年代的培训班很少,只有一些围棋底蕴比较深厚的城市和地区才有可能找到围棋班,家长不辞辛劳带着孩子骑一个小时的自行车、孩子们在大太阳底下奔走数公里去求学的场景历历在目。那时候的孩子们没有现在这么多乱七八糟的课,一个孩子能学一项课外技能(体育或艺术)就算不错,而且风雨无阻,不怕苦不怕累,不需要天天连哄带骗,每个孩子都能坚持。

曾几何时,我们报班是为了学习的。每一位老师都是技术型人才,都竭尽全力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除了传授知识之外,不需要去哄孩子,甚至哄家长。孩子们都很听老师的话,尊师重道不是一句空话,家长们配合老师,从不挑叁拣四。

一转眼已经2021年了,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几十年间,围棋普及遍地开花,几千万的围棋人口可不是虚数,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大数据下的“围棋人”真的会下围棋吗?

大概五至十年前,商业模式大面积进驻培训市场,各种加盟店席卷全国,打破了传统模式中只有技术型人才才能教孩子的观念,一整套的招生流程吹得天花乱坠,把家长哄的心甘情愿掏高价去学习所谓的“素质教育”。围棋也不能幸免,某围棋加盟机构甚至打出了“会下棋未必会教棋”的广告语,教出的孩子学了一年连一盘棋都下不完,一时间成了围棋圈的笑柄。

随后,有趣的事情出现了,很多家长宁愿多花一倍的钱去报名那些老师们现学现卖的培训班,传统模式中兢兢业业的教育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随着课外班的越来越普及,一个孩子再也回不去只学一个项目的日子,每天上完围棋上英语,上完英语上钢琴,上不完的课自然就不可能专注于一项的练习,学习进度越来越慢,彷佛每天都在学习,结果却什么都没学会。经常听到身边有经验的老师们诉苦,以前教的孩子多长时间能学到什么程度,现在。。。哎。

是现在的孩子们变笨了吗?当然不是!只是现在的孩子们缺少了专注度和敬畏之心。

由于社会的发展,家长们的焦虑教育越来越普遍,人人都怕输在起跑线上。以前的教育,比的是谁家的孩子学的会,学的好,学的快,随着教育的改革,现在变成了比谁家的爹妈更有钱,谁家的爹妈更愿意花钱。乱七八糟的培训班映入眼帘,家长们什么都要抓,给孩子报了一大堆的班,却哪个都不练习,最终的结果就是一项也没学会,然后归结于孩子太笨。

另一方面,当一系列的花言巧语把家长哄的恨不得当老佛爷供起来一样,久而久之,造成了家长越来越趾高气扬,孩子越来越难以管教,老师越来越像个保姆的现状。高大上的围棋逐渐变成了游戏,一味的追求数量,忽略了质量。

发生变化本质是社会的发展趋势,出现问题的根本在于跟风的家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长也变得越来越精明,忽悠人的那一套东西终究不能长久,尤其是突如其来的疫情,大批量依靠商业模式成长起来又没有站稳脚跟的培训机构纷纷倒台,培训行业又迎来了一次重新洗牌,传统模式的培训班逐步取长补短,学习商业化的运作,对围棋普及来说未必不是好事。

面对一度溷乱的围棋培训,中国围棋协会提倡持证上岗,一方面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围棋普及需求,另一方面更是为了市场的规范化,让家长和孩子少走弯路,但目前仍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规范普及任重道远。

从学习的角度来讲,现在的学棋氛围,家长和老师对人格品行上的培养有很大缺失,大家现在都想追求速成,比如学个多长时间就想打上5段。在这种氛围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一时的成绩比较好,但从棋手长远的发展来看并不是好事,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都要占用时间成本,棋手在这种成长环境下也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思想和风格,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很多棋手连最基本都礼节都不懂,中国的棋手在礼节、尊师重道方面比起韩国和日本差了好远。

回到最初的问题,中国几千万的围棋人口,有多少才算是会下围棋的?根据各地政策不同,越来越多的围棋班进驻到校园进行普及课程,可是这些孩子们一旦走出校园,一盘棋都下不完整,甚至连吃子都不会,在以后的人生里也不会跟围棋有任何交集,这样的普及是真正意义上的普及吗?

知道围棋是普及的第一步,会下是第二步,而普及真正的意义是为了让孩子能够真心喜欢和爱好,并且能够伴随终身。

另外,随着段位的逐渐缩水,经常见朋友圈的围棋老师们发孩子们下棋的“趣图”:会吃子就能打上1段,下棋的时候2段经常看不见被叫吃,3段能把后手死送活,5段连复盘都不会。这些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了,段位制度从以前的极严逐渐变成了现在的极松,无论怎样的极端都不是好事,如何管控证书也是一大难题之一。

从中国围棋协会的角度来讲,如何在普及的基础上规范市场、培养优秀师资力量是重中之重。从围棋学校的创办者来讲,如何在商业运作的前提下做成从上到下的阶梯式教学,保证教师和教学质量是立足根本。从老师的角度来讲,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围棋水平和教学能力是首要问题。从家长的角度来讲,如何判断培训机构的优劣、老师的专业素养才是对孩子的认真负责。

围棋普及的长久发展,需要各方面共同的努力。